不居集
内科著作。50卷。清吴澄(师朗)撰于乾隆四年(1739年)。吴氏精通《周易》,又以《易》通医,认为天地化生万物,总不外河洛、八卦,医之理即《易》之理也,故尊《周易》“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理,取名为《不居集》。全书分为上下两集。上集内虚以真阴真阳五脏内亏立论,阐述血症、热症、咳嗽、痰症、泄泻、怔忡、惊悸等40余种病证的理法方药,其中以嗽、热、痰、血为四大症,论之甚详,因虚损之人未有不兼此数症者,四症之中又以血症论述最详;下集外损为作者之创见,将六淫外感,由浅及深导致虚损诸病症分为风劳、风寒、风热、暑症、湿劳等20种,认为外损之症惟风劳最多。其体例,首列经旨,次脉法,次病机,次治法,次方药,次治案。采摭《内经》、《难经》有关论述及张仲景、葛真人、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家治虚损之法,选集前贤方剂800余首,并有吴氏治血症方9首。全书内容丰富,引据广博,所列医案进一步阐明该病的症因脉治,可谓集虚损之大成。现存版本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刻本、道光十六年(1836年)刻本及1935年上海中医书局排印本。
目录
自序 序 序 吳師朗傳 上集卷之首 上集卷之一 上集卷之二 上集卷之三 上集卷之四 上集卷之五 上集卷之六 上集卷之七 上集卷之八 上集卷之九 上集卷之十 上集卷之十一 上集卷之十二 上集卷之十三 上集卷之十四 上集卷之十五 上集卷之十六 上集卷之十七 上集卷之十八 上集卷之十九 上集卷之二十 上集卷之二十一 上集卷之二十二 上集卷之二十三 上集卷之二十四 上集卷之二十五 上集卷之二十六 上集卷之二十七 上集卷之二十八 上集卷之二十九 上集卷之三十 下集卷之首 下集卷之一 下集卷之二 下集卷之三 下集卷之四 下集卷之五 下集卷之六 下集卷之七 下集卷之八 下集卷之九 下集卷之十 下集卷之十一 下集卷之十二 下集卷之十三 下集卷之十四 下集卷之十五 下集卷之十六 下集卷之十七 下集卷之十八 下集卷之十九 下集卷之二十 後序